北京智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郵 編: | 15810687836 |
電 話: | 4006-099-690 |
網 址: | www.hpcmonex.net |
公司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和盛大廈 |
近年隨著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及工藝、冷鏈技術的提升,原本受制于遠距離運輸的進口巴氏奶加大了對華出口量。
位列淘寶網“進口巴氏奶”搜索排名第一的韓國延世牧場牛奶實為調制乳;部分巴氏奶中混入了國標禁止添加的復原乳;保質期“超長”的巴氏奶很可能采用了高溫滅菌工藝;多批次進口巴氏奶因質量問題登上“黑榜”;一些進口巴氏奶的營養價值甚至低于我國國標……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巴氏奶市場增速較快,相比進口巴氏奶,外資巴氏奶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更值得乳業關注。而消費者選購巴氏奶時應盡量堅持“就鮮、就近”原則。
偽裝1
冷藏“扮鮮”以巴氏奶銷售 實為調制乳
根據國標《巴氏殺菌乳》(GB19645-2010)的定義,巴氏殺菌乳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等工序制得。產品包裝需要用漢字標注“鮮牛(羊)奶”或“鮮(羊)牛乳”。與超高溫滅菌乳無需冷藏、長達幾個月的保質期相比,巴氏殺菌乳通常要在0℃-6℃下冷藏,保質期往往只有幾天時間。
新京報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進口巴氏奶”發現,新南威爾士、a2、喬西牧場、SADA等澳大利亞品牌占據主流位置,蘭維樂、KOHA等新西蘭品牌數量次之。經國家認監委官網查詢,這些品牌生產企業均取得了在華注冊資質,且產品外包裝上明確標注了“巴氏殺菌”字樣。
然而,位居淘寶網“進口巴氏奶”搜索排名第一的韓國延世牧場牛奶卻“身份不明”。盡管該產品外包裝提示保質期為15天、2℃-6℃冷藏,但其產品類型卻為“調制乳”,配料表顯示其在生牛乳基礎上添加了維生素D,但并沒有任何“巴氏殺菌”、“鮮奶”字樣,不符合我國國標對巴氏殺菌乳的定義。
不過在線上,許多商家均在延世牧場牛奶的搜索關鍵詞中打上了“巴氏”、“新鮮”、“鮮奶”等字樣。在線下,延世牧場牛奶也均陳列在冷柜里出售。
類似產品還有南陽牧場牛奶、圃多美濟州樂活牛奶、壽爾草原牛奶等韓國“調制乳”,一些產品甚至有“鮮奶”的暗示。如南陽牛奶在包裝上宣稱“保持牛奶的新鮮度”,濟州樂活牛奶宣稱“牛奶口感清新、新鮮”。當問及這些是否為巴氏奶時,幾家商超人員回答并不統一,受訪消費者均表示無法判斷。
認監委官網信息顯示,目前韓國在華注冊且具有巴氏奶生產資質的企業僅有4家,延世在其中,但南陽、圃多美濟州樂活、壽爾等韓國品牌企業并未獲得巴氏奶資質。
偽裝2
違規添加復原乳變“假巴氏”
與偽裝在冷柜里的“調制乳”不同,一些進口超高溫(UHT)滅菌乳甚至復原乳也會蒙混在“巴氏奶”包裝中出售給消費者。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許多進口巴氏奶都是假巴氏奶,實際上是超高溫滅菌奶。在進口通關時,這些高溫滅菌奶不會貼“巴氏奶”標簽,但入境后,一些產品就會被“打扮”成巴氏奶銷售,在線上渠道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而復原乳又稱還原奶,是指把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添加一定的水或牛奶制成的乳液。國務院早在2005年就明確要求巴氏殺菌乳中不允許添加復原乳,但事實上一些進口品牌會將復原乳隱藏在假巴氏奶中銷售。
據微信公號“紅盾論壇”流出的一份液態乳中復原乳的檢測數據,2015年檢測的90批次巴氏殺菌乳中,有16.7%超標。
此外,農業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松勵及其團隊曾在2013-2015年對我國15個省份的生鮮乳進行風險評估,結果發現在4批次標稱巴氏殺菌奶的進口品牌中,1批次為非巴氏殺菌奶但使用了巴氏殺菌乳的外包裝,而另1個批次則被檢出添加了復原乳,違反我國巴氏奶中不得添加復原乳的規定。
由于巴氏殺菌乳、超高溫滅菌乳在生產過程中糠氨酸和乳果糖變化的規律顯著不同,可以據此準確鑒定復原乳。李松勵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團隊近期對進口巴氏奶再次進行了檢測,“依然發現了問題”,相關結果屆時將對外公布。
偽裝3
讓人眼花繚亂的“預巴”“超巴”工藝打擦邊球
巴氏殺菌是一種用較低溫度在短時間內對食物進行殺毒的方法,可較大程度不損害食物品質。與國產巴氏奶2-8天的保質期相比,進口巴氏奶保質期普遍長達15-22天,澳大利亞保利(Pauls)巴氏殺菌全脂鮮牛奶保質期甚至長達40天。
對此,一位乳企技術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進口巴氏奶漂洋過海到中國市場需要更久的保質期。通過檢測糠氨酸等指標,可以推斷這類巴氏奶通常應用100℃以上的熱加工處理,才能把保質期延長至15-40天。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天天果園出售的澳大利亞進口蘭特(lactel)鮮牛奶宣傳頁面顯示其工藝為“121℃、25秒巴氏瞬時殺菌”。京東入駐商家銷售的澳洲布朗(Brownes)脫脂牛奶則宣稱采用“超過正常巴氏滅菌”的ESL工藝,即加熱到指定溫度保持2秒后瞬間冷卻。此外,日本明治、朝日等“高溫滅菌乳”也要求低溫冷藏。另一些乳品還打出了“巴氏殺菌熱處理”等工藝,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學術資料顯示,對“超過正常巴氏滅菌”的ESL工藝,國際上分為英式和美式兩種。英式ESL工藝是將牛奶加熱到90℃保持5秒鐘瞬時降溫,保質期通常為14-30天;美式ESL工藝瞬時加熱溫度則可達到138℃,保持2秒,保質期可延長至45-60天。
明治乳業解釋稱,其產品雖為高溫滅菌乳,但采用的是130℃、2秒瞬時滅菌技術,由于非完全無菌灌裝,因此需要冷藏保存,“過去也叫超巴技術”。
乳業專家宋亮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能對乳品保鮮并延長保質期的工藝有三種:一種是ESL膜技術;二是高壓瞬間殺菌(UP)技術;三是高溫瞬間滅菌技術。由于國家標準對這幾種工藝無明確定義,因此采用高溫工藝的就定義為“高溫殺菌”。
上述乳企技術人員說,高溫瞬時滅菌工藝通常將牛奶加熱到130℃以上,可大幅度延長保質期,與巴氏奶72℃-85℃的滅菌工藝完全不同,產品中的活性營養物質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能稱之為“偽巴氏”。
而“預巴”技術通常先對乳品進行一次巴氏殺菌處理,再對其進行高溫滅菌。在宋亮看來,這種工藝也屬于“偽巴氏”。
偽裝4
擺出高身價但營養并非更高
與國產巴氏奶平均每升十幾元的售價相比,進口巴氏奶每升售價普遍在50元以上。其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SADA等品牌每升售價達128元,新西蘭KOHA全脂巴氏殺菌奶售價甚至高達165元/L。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各網店商家在為進口巴氏奶的高價“背書”時,普遍強調其蛋白質等營養價值較高,且菌落總數等指標優于我國國家標準。
然而仔細對比可以發現,除KOHA、蘭維樂等少數進口巴氏奶蛋白質含量達到3.5g/100ml外,其余品牌蛋白質含量均與國產巴氏奶相差無幾,甚至低于我國國標。如澳大利亞a2、SADA、喬西牧場的蛋白質含量為3.1g/100ml;京東入駐商家所售美國卡夫芮氏巴氏奶的蛋白質含量僅有2.8g/100ml,不僅低于我國國標,且售價高達183元/L。
相比之下,國產巴氏奶蛋白質含量普遍在3.1g/100ml以上,現代牧業2小時、輝山鮮博士等蛋白質含量可達3.3g/100ml,三元極致鮮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更是達到3.5g/100ml。
除宣稱營養價值高外,一些網店還對產品的普通工藝進行了“包裝”,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如京東商家陽青岳食品宣稱其所售新西蘭KOHA巴氏奶為非均質工藝,“很大程度上保留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天貓商家純澳堂食品專營店稱所售澳洲喬西牧場巴氏奶“不摻水、沒有奶粉、沒有添加”。
但據一家乳企技術負責人介紹,按中國巴氏殺菌乳標準,巴氏奶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均為天然無添加。而牛奶中營養成分的保留與均質與否沒有直接關系,“未均質,乳脂會浮到表層,口感濃郁,但里層的口感寡淡。均質,乳脂會變得更小,更利于吸收。”
今年4月,三元、完達山、中墾、西域春等乳企發布了《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將生鮮乳中的菌落總數標準調整到與歐美標準一致,而體細胞數已調整到高于美國國標。另據新希望乳業介紹,其產品糠氨酸指標遠超中國≤12mg/100g的優質乳參考指標,可比肩歐美標準,奶源菌落總數也在1萬以內,遠小于國家標準。因此,部分網上賣家將境外企業標準與我國國家標準對比,也被業內人士認為“不科學”。
偽裝5
“優質進口鮮奶”卻頻現質量隱患
作為進口巴氏奶的主要銷售渠道,不少電商平臺商家均以境外養殖環境優越、乳品安全更可靠、質量標準嚴于國內等為賣點,然而這些產品在“優質進口鮮奶”的外表下卻頻現安全隱患。
今年8月30日,國家認監委在官網發布通告,在抽檢中發現多批次進口澳大利亞巴氏奶不合格,其中澳方企業Comperdown Dairy company Pty Ltd輸華產品多次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
新京報記者發現,2013年以來Comperdown Dairy生產的巴氏殺菌乳共有8批次登上國家質檢總局不合格進口食品黑榜,品牌包括“奧蘭吉小鎮”、“喬尼牧場”等,其中2批次為非脂乳固體含量不符合國標,3批次存在大腸菌群超標、菌落總數超標問題,2批次超過保質期,1批次標簽不合格。
目前,該公司在華注冊資質顯示為“暫停”狀態,但在淘寶網上依然可以搜索到Comperdown Dairy的幾款巴氏奶,不過商家稱產品暫時缺貨或已下架。
一位質檢部門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境外企業被暫停資質需要重新審批。暫停期間,其相關產品不得進口,保稅區發貨也不被允許,跨境購或海外直郵雖不違法但不得用來銷售。
另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登上質檢總局“黑榜”的進口巴氏奶多達50批次,涉及質量問題的就有46批次,占92%,集中在超過保質期、大腸菌群超標、菌落總數超標、非脂乳固體含量不符合國家要求、違規使用胭脂蟲紅、酸度超標等問題。
50批次不合格進口巴氏奶中,新西蘭企業上榜25批次,澳大利亞企業上榜24批次,西班牙企業上榜1批次。其中澳大利亞有6家企業上榜,涉及PROCAL、澳洲莊園、奧滋、美諾茲、新南威爾士、諾科、寶萊、大諾農場等品牌;新西蘭只有Green Valley Dairies Ltd一家企業上榜,其生產的巴氏奶品牌有嘉仕堡、蘭維樂、KOHA等。
針對頻發的質量安全問題,國家認監委表示已約談澳大利亞駐華使館,要求其他涉及進境不合格信息的輸華巴氏乳企業限期提交問題調查和針對性整改報告,同時對澳大利亞在華已注冊巴氏殺菌乳企業生產過程及轉運冷鏈風險進行充分評估。
■ 產業
進口巴氏奶“圍攻”中國市場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1-9月全國共進口液態奶48.75萬噸,同比增長56.5%。盡管巴氏奶進口數量尚無確切數據,但新京報記者根據國家認監委官網信息初步統計,目前在華取得巴氏奶有效注冊的澳大利亞乳品生產企業有41家,美國11家,新西蘭9家,韓國4家……原本受運距、冷鏈及通關時間制約的進口巴氏奶正在對我國市場展開“圍攻”。
乳業專家宋亮介紹,從全國范圍來看,巴氏奶在液態奶市場中的占比不到10%,但近兩年增長速度較快,其在部分一、二線市場的占比可達到20%-30%。“未來在一、二線城市巴氏奶會逐步增長。”
而隨著自由貿易協議的簽訂,加工工藝、冷鏈技術及運輸能力的提升,進口巴氏奶對華輸出量也在逐年加大。以電商渠道熱銷的澳洲新南威爾士巴氏奶為例,據京東商家介紹,其產品從澳洲冷鏈空運至中國,全程通關只需7天,進入國內后再由冷鏈郵遞配送至客戶手中,保質期大約還剩10天。
與國內巴氏奶生產銷售半徑只有100-150km相比,這種遠距離配送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隱患。據業內人士介紹,巴氏奶必須全程在低溫冷鏈下運輸,從奶源、工廠到賣場的任何一個環節脫冷都會受到污染。
然而在宋亮看來,真正對國內巴氏奶造成“威脅”的并非這些進口產品,而是外資巴氏奶品牌生產的本土化。“國內前幾年養殖情況不好,進口品牌伺機切入進來,這是我們最擔憂的。明年國家可能會對巴氏奶出臺利好政策。”
本文關鍵詞:進口巴氏奶 偽裝術 調制乳 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