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泰州市羅塘街道城南農貿市場王永銀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南通市如皋市建光水產品經營部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宿遷市城北農貿市場劉春年銷售的牛蛙,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泰州市醫藥高新區百香果水果零食店銷售的香蕉,噻蟲嗪和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南通市如東時宜買倉儲供應鏈有限公司銷售的豇豆,噻蟲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恩諾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相關獸藥。長期攝入恩諾沙星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頭暈、頭痛、睡眠不良、胃腸道刺激或不適等癥狀。
噻蟲胺是新煙堿類中的一種殺蟲劑,是一類高效安全、高選擇性的新型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樹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蟲、葉蟬、飛虱等害蟲的殺蟲劑。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胺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香蕉中噻蟲胺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噻蟲嗪是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胃毒、觸殺和內吸作用,對蚜蟲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嗪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嗪在莢可食類豆類蔬菜(菜豆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均為0.3mg/kg。豇豆中噻蟲嗪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蘇州蘇慕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江蘇百草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3明治紫米沙拉面包,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無錫市濱湖區愛美味休閑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南通酥香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開心果(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常州市武進高新區百業食品超市銷售的標稱桂林萬鑫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純藕粉,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不是致病菌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霉菌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如果食品中的霉菌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可能產生霉菌毒素;長期食用霉菌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霉菌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不當有關。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麥德龍商業集團有限公司鹽城鹽都分公司銷售的標稱無錫新橙寶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麥臻選NFC楊梅汁,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和莧菜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鎮江市江蘇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金谷路分公司銷售的散裝楊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山梨酸及其鉀鹽抗菌性強,防腐效果好,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食品防腐劑。長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食品,可能對肝臟、腎臟、骨骼生長造成危害。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中衛生條件不佳而違規使用。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防腐劑被廣泛用于食品生產領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不得在新鮮水果中使用。楊梅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或經營主體為延長食品保質期,超范圍使用相關食品添加劑。長期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7批次餐飲具檢出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問題
7批次餐飲具檢出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問題,分別為鎮江市丹陽市開發區阿芳農家烤魚坊使用的標稱丹陽市君之緣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的復用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揚州市廣陵區君哲火鍋店使用的標稱揚州五竹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生產的消毒餐具,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南京市江北新區陶濤大碗面館使用的涼菜碟,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鎮鳳香閣雞煲店使用的標稱連云港益康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生產的益康餐具,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徐州市銅山區慧麗小籠包店使用的碗,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安市淮安區川云悅火鍋店使用的杯子,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揚州市儀征市真州鎮來吃好餐飲店使用的筷子,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中檢出大腸菌群,存在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餐(飲)具中大腸菌群應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產品消毒方式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不徹底未達到消毒滅菌效果,也有可能是產品經消毒后存放條件不當或操作不規范而被二次污染造成的。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潔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物質,在消毒企業中廣泛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采用化學消毒法的餐(飲)具的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應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可能是部分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不合格或使用量過大,未經足夠量清水沖洗或餐具漂洗池內清洗用水重復使用或餐具數量多,造成交叉污染,進而殘存在餐(飲)具中。
3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蘇州市相城區元和星期八食品店銷售的標稱江蘇座上客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黑美人
葵花籽,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常州市鐘樓區鄒區中達超市銷售的標稱齊齊哈爾君隆昌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北老奶糕
冰淇淋,蛋白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無錫八佰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藕塘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張家港市房錦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椒鹽酥(烘烤類糕點),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敗的早期指標。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但長期食用嚴重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被氧化,也可能與產品儲存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蛋白質是構成機體多種重要生理活性物質的成分,還能供給能量。蛋白質指標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使用劣質原料,或是企業的生產工藝不達標。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為鹽城市江蘇雅家樂集團有限公司大豐分公司銷售的鮮百合,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設區市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依法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